• <blockquote id="k957h"><pre id="k957h"></pre></blockquote>
      • <tbody id="k957h"><output id="k957h"></output></tbody>
        武隆酒店預訂   武隆景區門票預訂
        TAGS / 網站地圖 / 網站導航

        “川江號子”的文化內涵

        文章來源: 《中華文化論壇》雜志社      作者:匿名     時間:2012-10-24 15:17:37    
        摘要: 作為川江航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川江號子”是地地道道的俗文化,其原因在于它直接地起源于下層人民的勞動。與其它號子相比,“川江號子”具有自己顯著的地域特征。

          西漢典籍日:“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后亦應云,此舉重勸力之歌也。”[1]號子是勞動者的歌,是人們在勞動時配合用力而自然發出的呼喊吆喝聲,起著協調動作、鼓舞和調劑情緒的作用。作為傳承至今歷史最悠久的歌謠,號子采用的演唱形式通常是一人領唱眾人和,但也有對唱和獨唱的。號子唱詞的內容是變化著的,在勞動強度較大而協作性較強時,顯得簡短有力;在動作單一而負荷較輕的持續勞動中,則豐富而多采。號子的種類主要有:搬運號子、工程號子、農車號子、作坊號子等,而在水上勞動中則有劃船、拉網、拉纖號子。江河上的船工號子,著名的有“川江船夫號子”“湖南澧水船工號子”,甘肅、寧夏“黃河推船號子”,河南鞏縣、三門峽、開封“船工號子”、陜南“漢江船工號子”等,其中,以川江號子最具特色。號子具有實用性和表現性兩大功用:前者起著組織、指揮勞動,并為勞動者鼓舞情緒、調節體力、減輕疲勞的作用;后者則表現為它以藝術的形式反映了勞動者的力量、態度、志向和審美情趣。

          一

          在川江上,船工們不論下水推橈還是上水拉纖,都是集體勞動,少則十來人、多則幾十、上百的人。為使大家動作協調一致,就必須通過喊號子來指揮,這樣眾人的精力才能高度集中,木船也才能逢兇化吉、順利前行。古往今來,船工們以其高昂而粗獷的號子演繹著川江人的奔放與激情,在濤聲如雷的江灘上,正是這此起彼伏、貫穿時空的號子聲,構成了川江航運文化中最令人蕩氣回腸的一章。

          川江,由于其水急、彎多、灘險且地貌復雜,給行船造成許多困難,這也使其船工號子特別地豐富。川江的水勢是復雜多變的,在不同的河段、不同的水勢中,號工要唱不同的號子。例如:船行二流下水或平水時,多唱莫約號子、橈號子、二流搖櫓號子、龍船號子;要闖灘時,則唱懶大橈號子、起復橈號子、雞啄米號子;行上水拉纖時,唱大斑鳩號子、幺二三號子、抓抓號子、蔫泡泡號子;過險灘時,唱絞船號子、交加號子……川江號子的唱腔,視勞動狀態的不同而有四平腔數板、懶大橈數板、起復橈數板、快二流數板和落魄腔數板等種類。唱詞的長短是根據水勢的緩急和闖灘拉船的需要而選擇,沒有定式。“下水號”的輕松,“平水號”的舒緩,而高度緊張的“上水號”、“拼命號”則近于呼喊。隨著船工們的情緒變化,既有山歌調,又有川劇高腔,也有根本無詞的足以與風浪比高低的狂喊。這里僅以《南廣河號子》與《嘉陵號子》為例對川江號子在勞動中的作用略作分析。

          《南廣河號子》

          《南廣河號子》是流傳于南廣河域內的船工號子。該號子由《起篙桿開船》、《順水橈》、《走走橈》、《懶龍號子》、《出斑鳩》等五曲組成。四川省宜賓地區群眾藝術館的秦運梁先生在《(南廣河號子)初探》一文中對其作過整理。

          《起篙桿開船》。由男生獨唱,船起航駛離碼頭時用。唱詞多以該河流域之方言、俚語編成,內容無不包。地方風味、生活氣息濃郁

          《順水橈》。一領眾和,用于船行下水或平水之時。橈板節奏感強,常以民間故事或川劇故事人物為詞。勞動氣氛濃厚,富鼓動性。

          《走走橈》。一領眾和,船下完灘進入平水區,即將停靠碼頭時用。其橈板節奏感最強。強調扳橈的整齊有力,唱腔不十分強調旋律,聲調接近呼吼、喊叫。

          《懶龍號子》。一領眾合,用于拉船上灘之時。這時,領喊者在船上撐篙喊唱,拉纖者在岸上齊聲同和。領唱聲亦即指揮令,以便眾人齊心協力拉船上灘。其唱詞隨拉纖情況而變,曲亦隨詞而變,音樂宛轉悠揚而富于感情力量。

          《出斑鳩》。一領眾合,用于所拉之船即將上完灘前的沖刺,直至船進入平水區,并靠岸休息之時。領者有腔無詞,節奏短、快而有力。其與和者之間的對應幾乎為“喊”與“吼”。氣氛和情緒均達到頂點,可謂之驚心動魄,蕩氣回腸。

          《嘉陵號子》

          主要流行于嘉陵江在四川省及重慶市境內一段,嘉陵江在重慶市朝天門注入川江。嘉陵號子和其它地方的號子一樣,也有不少的“曲牌”名稱。在不同的水勢中拉船時,便需吼不同“曲牌”的號子鼓勁。它有《逆水數板號子》、《交夾號子》、《立桅號子》、《下水數板號子》等形式。

          《逆水數板號子》。一領眾合,用于船在主流中逆行時,統一纖夫的步伐與用力。大多是在拉“三腳纖”時。其喊號形式為大小號子輪流領喊,眾人應尾聲回答。其唱詞一般都用戲曲中的原詞。領喊人音詞清脆吭長,眾人回應聲比較沉悶。

          《交夾號子》。一領眾合,用于船夫在長平的水里推橈之時,因此時易困乏,喊號子振作其精神。另在過灘之后亦喊此號子以表喜悅之情。其唱詞短小,活潑無拘束,見什么喊什的。號子明快而喜悅,為嘉陵號子中音樂性最強的。其喊答聲可以相互交織超拍,并時而伴以口哨聲。

          《立桅號子》。一人或兩人領喊,眾人隨聲回應。用于開船前把桅桿立起來,以便掛帆拉纖。號子無唱詞或少唱詞,多為見啥喊啥。其特臭為唱詞慢吟,節奏悠緩,充分展現了休整后纖夫的飽滿精神。

          《下水數板號子》。一領眾合,用于在平靜無險的長河中推船,船夫時有沉悶的倦意,便喊此號子解困。其內容較多用戲曲中的唱詞。其特點是領喊人全用川劇原詞原曲牌,船夫應聲渾厚粗獷,聲震河谷,因又稱《過山號子》。

          在川江的各個航段及其每條支流,都有船工在用自己的方言呼著號子,其腔調、節拍大致相同,但又各具特點。例如,秭歸的號子,配合著拉纖、推橈、搖櫓、拖杠和扳梢的不同勞作,分為6種類型;而酉陽、秀山的號子則又有拉纖號、撐篙號、搖櫓號和蕩槳號4種類型。

          魯迅先生曾這樣談到過文學的起源:“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須發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到杭育杭育,那么,這就是創作……”[2]“川江號子”是勞動者的歌,它就產生在船工們為謀求生存的每一個勞動環節中,藝術在這里與人類生存所必須的勞作水乳交融。這便是該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內涵。

          二

          內容,是川江號子文化內涵的直接體現。在過去,川江上船多、船工多,號子的內容也豐富多彩,但大致上還是可以分類的:一類為地名號子,內容涉及川江沿線灘名、地名連帶其土特產品,船工們對其記憶猶深;二類是勞動號子,表現出船工們齊心協力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第三類為情歌號子,它們反映纖夫的情感世界及家庭生活,有粗獷的但也不乏細膩;第四類則為時政號子,它或直接反映時局,更多的則是反映船工們對生活現狀的不滿。

          地名類號子:

          該類號子包括了川江及其各支流的不少地名、土特產品、民俗風物等,是船工們長年航行此間對上述內容耳聞目睹或親身實踐的經驗積累,雖然它以一種口頭記敘的形式出現,但其史料價值是不可輕視的。由于其所述內容往往被正史所忽略,因而它便成了我們今天研究川江碼頭文化不可多得的東西。此類號子的內容,有的僅局限于對某一地區水文、地理及風貌的描述,有的則是將船過之處的風土人情一 一道來。

          在下面這段重慶船工號子中,前面如數家珍般地道出了重慶城十七門中的九道主門,它們的功能及其引人注目的集市貿易特色。而在后面,還對城內的若干重要地點及其風土人情進行了描繪,這里擷取的僅是其中一部分:

          四川省水碼頭要數重慶,開九門閉八門十七道門:/“朝天門”大碼頭迎官接圣,/“千廝門”花 包子雪白如銀,/“洛江門”買木柴樹料齊整,“通遠門”鑼鼓響抬埋死人,/“南紀門”菜籃子涌出涌進,/“金紫門”對著那鎮臺衙門,/“儲奇門”賣藥材供人醫病,/“太平門”賣的是海味山珍,/“東水門”、“白鶴亭”香火旺盛,/正對著真武山古廟涼亭。/“較場壩”地方寬多少美景,談生意講買賣賺金賺銀。/想當年春秋操好不整齊,眾教頭操壩上大練兵丁。/“三牌坊”富貴家表之不盡,“魚市口”到冬至要殺犯人。/“學堂灣”、“九眼橋”使人不信,橋頭上賣綢緞又賣縐綾。/“到門坎”賣瓜帽還賣鉛粉,“雙火墻”賣氈帽又賣氈纓。/“陜西街”上中下繁華得很,“朝天門”開字號兌換金銀。/“過街樓”賣蒸籠又又滾,“沙井灣”、“鹽井坡”烏龜眼睛。/“三元廟”不撞鐘光是敲罄,“龜頭山”敲了鐘不得安寧。/“千斯門”雞毛土地靈得很,還雞愿燒香火要數船民。/“木匠街”賣銅器又賣冬筍,“新街口”賣衣線又賣頭繩。/“長安寺”第一山千年古景,“后伺坡”看得見大河半城。/“大梁子”賣冬帽又賣衣衾,“神仙口”賣手飾又包赤金。…… 《說重慶》[3]

          在川江流域的船工號子中,有不少是反映兩岸物產的。這些號子就是船夫們的見聞和感受。因為是“下里巴人”,其所描述的自然是百姓喜聞樂見的東西。該號子的敘述方式,一反前面娓娓道來的詳敘方式,站在船夫的角度,畫龍點眼,其手法正如中國畫中的散點透視和大寫意。

          手提搭帕跑江湖,哪州哪縣我不熟;/“隆昌”生產白麻布,“自流貢井”花鹽出;/“合川”桃片 “保寧”醋,“金堂”柳煙不馬虎;/“五通”鍋鹽紅底白口,“嘉定”曾把絲綢出;/“宜賓”糟蛋豆腐乳,“柏樹溪”潮糕油嘟嘟;/“牛屎鳊”的礦糕當燭用。“泥溪”板姜辣呼呼;/“內江”白糖“中江”面,“資中”豆瓣能下鍋;/“南溪”黃蔥干豆腐,“安定橋”的粑粑搭鮮肉;/“瀘州”有名大曲酒,“愛仁堂”的花生勝姑蘇;/“永川”豆豉“古藺”筍,合江的豬兒粑和罐罐肉;/“江津”廣柑品種多,太和齋米花糖豬油酥;/好耍要算“重慶府”,買不出的買得出;/“朝天門”坐船往下數, “長壽”進城爬陡坡;/“梁平”柚子“墊江”米, “涪陵”榨菜露酒出;/“石柱”黃連遍山種,“豐都”出名豆腐肉;/脆香原本“萬縣”做,其名又叫口里酥;/“夔府”柿餅甜如密,“巫山”雪梨賽 “昭通”/“奉節”本叫夔州府,古跡“白帝”來托孤:/“臭鹽磧”武侯顯威武,河下擺了八陣圖;/ “石板峽”口水勢猛,仁貴立樁征匈奴;/言歸正傳加把勁,再往下走是“兩湖”。 《說江湖》[4]

          嘉陵江是川江的主要支流,這里的船工號子也是將地名與食品連在一塊兒敘述的:

          嘉陵風光如錦繡,各家碼頭有好吃頭。/“南充”河街的沙胡豆,“青居鎮”出臘豬頭。“龍女寺”的豆干香滿口,川北涼粉拌麻油。/“沿口”蹄花份量夠,劃算還是帽兒頭。/“三匯”橙糖看得透,“北碚”豆花第一流。/“土沱”賣的高粱酒.醇香無不在心頭。/小麻花出在“磁器口”,惹得路人口水流。 《嘉陵號子》

          油鹽柴米是尋常百姓最關心的大事,一個“吃”字,既是船工們對沿岸民間美食的記敘,同時也道出了船工們對“豐衣足食”的向往。在這里,我們還注意到,在他們的擇食觀念中,“分量”是尤其重要的,就因為他們是下力人。

          川江以其灘多、灘險令人望而生畏,眾多的險灘和在這些灘上發生的事故,在船工們的心里已留下了無法磨滅的烙印。于是,對川江上下一個又一個的灘名他們如數家珍:

          “朝天門”開船兩條江,“大佛寺”落眼打一方:/“茅溪橋”落眼“楊八灘”,“黑石子”落眼下“寸灘”;/“張幺河”下“朱老灘”,到了“唐家沱”要點關;/“大興場”落眼“黃臘灘”,“豬鴨子”下“礁巴灘”;/“野騾子”下“石灘”, “魚嘴”下有“獅母灘”;/“葉橋子”下是“劍灘”,“太洪崗”落眼上“前灘”;/“洛磧”落眼 “紅石灘”,“橫板石”下“娃娃灘”;/“魯家溪”下“田家灘”,“肖家石盤”下“王家灘”;/“長壽”酞醋溜溜酸,“木魚磧”下“雷福灘”;/“花園石”下“磨盤灘”,“涪陵”有個“荔枝園”;/ “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 《數灘》

          以上是對從朝天門往下走,直到三峽所經歷的眾多灘險的描述。而在沱江船工號子中,也有大致相同的內容。下面的這段由資中到資陽的行船號子里,凡有下劃線的均為沿途的地名或灘口名,船工們非常巧妙地將它們串在一起,好記又上口。

          資中開船吃疵杷,燈盞五里楊柳埡。/十八女兒文江耍,石板灘兒進峽峽。/甘露張公騎子馬,惹得河邊老馬抓。/鐵鉗口兒不太大,漲起水來像蝦筢…… 《沱江號子》

          黃龍溪是川西古鎮,這里的船工號子也是有名的:

          上江口,下江流,黃龍溪轉蘇碼頭。/中和二場路好走,嗨唷海唷加把油。 《府河船工號子》[5]

          勞動類號子:

          該類號子展示的是船工們分工合作、不畏困難、齊心協力戰灘斗險的氣魄與決心,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勞動的艱辛。

          坐沙舟整軍威一聲令下,尊一聲眾太保細聽根苗,/恨龍王設險灘阻我航道,一個個保安全志氣要高。/大太保拉纖藤去把路找;二太保喊號子長聲吆吆;/三太保去撿挽東奔西跳;四太保站船頭手提鳥篙;/五太保打桿子手摯天高;六太保去燒火不離鍋灶;/七太保打雜工看艙刮潮;八太保站后艙手拿篾條;/九太保站舵磴指揮航漕……/眾太保靈機變高聲吼號,有功勞又何愁沒有姣姣。 《太保歌》[6]

          擠出檔來拉船走,座座險灘在前頭。/“臨江門”討爪要累夠,漏檔打到“大溪溝”。/“李子壩”下惡浪吼,“紅巖嘴”是古渡頭。/“化龍”嚇得貓兒抖,“石門”漕窄水更流。 “九石缸”上“磁器口”,飛浪子被“觀音”收。/“三道雞冠”落難走,拼命又拉“勵灘”頭。 《嘉陵號子》

          聯手們:白龍灘,不算灘,捏起橈子使勁扳。/千萬不要打晃眼,努力闖過這一關。/扳到起,要把龍角來扳彎,眾家兄弟雄威顯,拉過流水心才歡。/龍虎灘,不算灘,我們力量大如天。/要將猛虎牙拔掉,要把龍角來扳彎。 《白龍灘不算灘》

          船過西陵峽呀,人心寒,/最怕是崆嶺呀,鬼門關!/一聲的號子,我一身的汗!/一聲的號子,我一身的膽! 《船過西陵峽》

          勞動干勁的豪邁同時也伴著勞動者的艱辛,在1日社會,為了生活、為了養家,船工們年復一年地忍受著煎熬。 十冬臘月天氣寒,哥兒幫人去拉船,/上水半月一斗米,下水十天一秤鹽。 《十冬臘月天氣寒》

          日食河中水,夜宿沙壩中。/妻守有夫寡,夫伏無罪法。/吃的鬼魂食,穿的疤重疤。/病了由天命,死了喂魚蝦。 《死了喂魚蝦》

          川江水,滾滾來,船工拉灘又跑巖。/拖兒匠埋了沒有死,船拉二死了沒有埋。 《船拉二死了沒有埋》

          在這里“拖兒匠”指的是長年在坑道里拉拖運煤的礦井工人,“埋”在地下卻活著,可在洪水中淹死的纖夫卻任憑隨波逐流地漂泊在江上。船工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情歌類號子:

          情歌類號子飽含著纖夫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歌詞中透出的情感時而豪放粗獷、時而細膩詼諧、時而還有著幾分羞澀。船工們的愛連同他們的悲歡離合,在號子聲中演繹得坦坦蕩蕩。這也是大江的性格。

          二四八月天氣長,情妹下河洗衣裳;/清水洗來米湯漿,情哥穿起好趕場。 《二四八月天氣長》

          喜洋洋,鬧洋洋,大城有個孫二娘,/膝下無兒單有女,端端是個乖姑娘。/少爺公子她不愛,心中只有拉船郎。 《心中只有拉船郎》

          小河漲水大河清,打漁船兒向上拼;/打不到魚不收網,纏不上妹不收心。 《纏上妹妹不收心》

          今天出門好靈光,看到么妹洗衣裳。/手中拿根捶衣棒,活像一個孫二娘。/打得魚兒滿河跑,打得蝦筢鉆褲襠。/惟獨對我咪咪笑,笑得哥哥我心發慌…… 《今天出門好靈光》

          太陽落坡四山黃,情妹出來晾衣裳;/衣裳搭在手腕上,手把竹竿哭一場。/問你情妹哭啥子,別人有郎我無郎;只因去年發大水,卷走撓片淹死郎。 《卷走撓片淹死郎》

          在這里,既有對船工夫妻恩愛的描述,又有船工對江邊小妹大膽真情的追求。此外,還有著一種說不明、道不清但又確實存在著的江岸戀情,它曾慰藉過船工們漂泊它鄉孤獨、寂寞的情愁。過去,在川江船工的口中流傳著“青灘的姐兒,泄灘的妹”的說法,該地因其險要而需盤灘,于是在江兩岸便興起了熱鬧的碼頭。窈窕水靈的峽江妹子,在幫助家里打點客棧、小店或攤子時,便難免不與一來二往的船工和旅客產生感情,有的便成了相好。久而久之,多情的結成了夫妻,但也有的僅為了臨時湊合。男人們在此尋找到了溫暖和情意,即便未成眷屬的女人們也多能得到一份滿意的禮品或資助[7]。

          時政類號子:

          在解放前,這類號子中,有對時政的敘說與針砭,更多的是對老板的控訴,它交織著無數的血和淚,其載負的沉重令人震撼、動容。

          好男當兵上前線,抗日隊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漢,武漢火線扯得寬。/哪怕飛機丟炸彈,哪怕四處起狼煙。/前方打了大勝仗,寫封家信對妻言:/“公婆面前多照看,撫養兒女苦中甜。/抗日勝利時運轉,你我全家就團圓。” 《好男當兵上前線》

          腳登石頭手爬沙,八股繩索肩上拉;/打霜落雪把雨下,一年四季灘上爬:/周身骨頭累散架,爬巖跳坎眼睛花;/誰要稍稍松口氣,頭腦打罵真兇煞:/船工終年如牛馬,不夠糊口難養家。 《一年四季灘上爬》

          頭頂太陽紅似火,腳踩寒霜如刀割;/軍閥把頭心腸狠,船工有苦無處說。 《軍閥把頭心腸狠》

          我們船工的生活真悲慘,風里來雨里去牛馬一般。/拉激流走遍了懸巖陡坎,頭腦打頭腦罵血汗吸干。/衣無領褲無襠難把人見,生了病無人管死在沙灘。/船打爛葬魚腹尸體難見,拋父母棄妻兒眼淚流干。 《船工生活真悲慘》

          船到南津關,兩眼淚不干,/撿個舊沙罐,對口回四川。/一見長壽塔,就把沙罐打,/擦干眼淚不用問,旱路還有一百八。 《船到南津關》

          船工們用其獨特的號子語言表達了自己的壯志、訴說了自已的艱辛、也傾述了自己的愛情,它帶我們步入了這些下力人豪放而又細膩的心靈。誠然,在船工們即興創作的唱詞中,亦難免有少數的比較庸俗,但在總體上它們則是健康、優美和充滿著生活氣息的。

          “川江號子”是生活與心靈交織的歌,船工們把自己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一切喜怒與哀樂都融入到里面,從而使之成為了充滿激情與活力的生命的贊歌。它承載了千百年來川江人的愛恨情愁。

          三

          號工又叫“開口”、“號子頭兒”,是船上既重要又特殊的工種,其職責是領喊號子。在行船過程中,隨著水情的變化,所有勞動工序的銜接、勞動強度的張弛,都靠號子頭唱腔的變化來指揮,因此,號子頭在船工中備受尊崇。號工的作用似樂隊的指揮,看似輕松,實則緊張而極為重要。號工必須嗓音洪亮、耐久,還要記性好,背得幾套戲文,能將評書或小說情節編成順口溜,能結合行船時兩岸的景物,遇啥唱啥,現編現作。同時,他還得熟悉河道的水況,以便在不同的水流上喊出起不同作用的號子來。號工又常有“大號子”和“二號子”之分,前者主要負責喊號,除喊號之外,還要安排船工的日常活路;二號子除喊號或應答外,還負責拉纖頭或走纖尾撿碗。號子的歌唱方式,主要是“領、合”式,即一人領,眾人合,或者眾人領,眾人合。在節奏較緩的勞動中,“領”句較長,“合”句稍短。而在較為緊張的勞動中,領句、合句都十分短促。另外,多數情況下,領句唱完之后,合句再接唱,但也有合句在領句結束以前就進入的,兩個聲部由此構成重迭狀態。

          由于號工個體的差異,便有了千差萬別的嗓音:“堂音”響亮而圓潤、“旁音”高吭且清脆,“沙喉嚨”粗獷有力、“大筒筒”則宏亮渾厚。號工十分注重對嗓音的保護,否則極不利于調動船工們的力量。在與險灘與激流的搏斗中,號工以其雄渾有力原腔正調的吶喊鼓舞著船工的斗志,確保了船貨一路平安;在漫長而乏味的平緩水域,號工還時而以其對川戲昆、高、胡、彈等戲種聲腔的模仿,對生、旦、凈、末、丑角色不同風格的演唱,以勞動者自己的詼諧與幽默方式,及時地調節著船工的情緒、使之保持旺盛的精力,平穩行船并使沉悶的航程充滿生氣。

          “川江號子”特殊的魅力,使它廣泛地贏得了人民的喜愛,早在1950年代,杜宇、朱宗慶等人便對川江號子進行了整理,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川江船夫號子》一書。1957年,川南山區高縣船工、民歌手張清華等數人便在中南海懷仁堂以一曲曲《南廣河號子》贏得了包括周恩來在內的中央領導人的熱烈掌聲。

          在西陵峽畔,屈原故里有一位名叫胡振浩的老人,他被當地人譽為“船工號子王”。1953年胡振浩被派到青灘文化館體驗船工生活,從此他便開始了收集、整理峽江的“船工號子”,將船工們的一聲聲吶喊收集整理,匯編成船工號子曲牌三大類40余首。退休后,胡振浩應秭歸縣旅游總公司之聘組建龍舟隊,同時組織了一批老船工演唱“船工號子”。15年來,他在旅行社演出“船工號子”達數千場,海外觀眾10萬多人次。他以獨具特色的表演把中國民間藝術、峽江文化的魅力傳送給世界,胡老能唱20多首船工號子,和其它民歌500多首。胡老是屈鄉的驕傲。1993年7月,胡振浩應中央電視的邀請帶領8名老船工,參加中央電視臺第68期綜藝大觀節目《船工號子》的演出。

          重慶輪渡公司的退休工人陳邦貴老人,13歲起就當了木船工人,后拜號子頭彭紹清為師,在宜賓至宜昌之間的川江上唱船工號子,歷經數十載磨練終于成了著名的號子歌手。他根據水勢緩急和行船需要,將號子的名稱和腔調整理出了26種號子唱腔曲牌,比如在開船時,唱莫約號子;船推到江心,唱橈號子;開始闖灘,唱懶大橈數板等等。早在1956年,陳邦貴曾隨四川省工人業余文藝演出代表團到北京,出席全國工人業余文藝匯演,演唱“川江號子”。1987年7月,他與蔡德元、陳昌福組成的“中國長江代表隊”又應法國文化部之邀,出席“阿維尼翁民間藝術節大河音樂會”,并演唱了“川江號子”。為此,法國的《世界報》于7月27日頭版頭條發表了專訪報道《江河音樂三人同舟》[8]。1997年又是陳邦貴出盡風光的一年,這年81歲高齡的他以一曲《說九門》唱出了他對重慶直轄的喜悅。接著,他又應邀前往法國,與來自世界九大河流的歌手同臺獻藝,7月25日晚在阿維尼翁工學院如茵的草坪舞臺上,他的川江號子《二四八月天氣長》贏得了滿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川江號子已作為中國民歌的瑰寶走向了世界。

          重慶自古便是水碼頭,這里的號工人數較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采訪中,重慶地區“川江號子”的演唱者有陳邦貴、陳宗樹、李華安、范仲書、周祖佑、熊燕柱、吳炯清、文和太、蔣正才、王林才等人,他們大多有過船工的經歷,文化水平不少是小學或文盲,少數人讀過私塾。他們的演唱能力顯然來自于勞動實踐中。在當時,他們中最年輕的也接近60歲,而大多已在70歲左右了。值得慶幸的是,“川江號子”已代有傳人,它正朝著表演藝術的方向發展。

          號工是“川江號子”的直接載體,正是他們傳承、延續和發展著“川江號子”的文化內涵,他們是值得尊敬的人。所以,“川江號子”又是充滿生命活力的文化,它靠著一代又一代號工們的傳承和創新而獲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而今,在川江上,機動船早已代替了人力驅動的木船,連絞灘機也正隨著三峽大壩的落成,水位上漲而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昔日里川江上那幾人、幾十人劃船,十幾人乃至上百人合力拉纖,號子聲震撼河谷的場面已經看不見了,甚至連昔日的號工也余下無幾。但是“川江號子”作為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已經深深地融進了川江流域廣袤的大地中,讓我們愛護它、保護它如同珍惜中華民族的每一項文化遺產。

        Tags(關鍵字): 川江號子 | 文化 |

        熱門游記

        圖文資訊

        旅游工具

        熱門資訊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韩国三级大全久久网站| 久久r热这里有精品视频| 93精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97r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久久国产劲爆AV内射—百度| 久久精品成人影院|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99久久|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老男人久久青草av高清| 久久播电影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www.久久99|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日韩电影久久久被窝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99re这里只有精品热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9久久9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