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川江號子傳承人
陳邦貴7日去世
臨終
遺囑
靈堂不放哀樂,放他生前演唱的號子,還要將川江號子刻上墓碑
13歲當船工,在風浪中討生活學會了川江號子,退休后直到85歲高齡依然堅持在舞臺上演唱川江號子。
上個月,重慶晚報用一個版報道過“川江號子傳承人”陳邦貴的傳奇人生。當時,老人的唯一心愿就是要將號子傳承下去。重慶晚報記者昨日卻從陳邦貴老人的家人處獲悉,這位95歲的老人因病于2月7日凌晨2點離開了人世,臨終前的遺言和囑托依然離不開他為之奮斗一生的川江號子———靈堂不放哀樂,放的是他生前演唱的號子,墓碑上也將刻一段川江號子來紀念他的一生。
病床上度過11個月
一月份記者采訪陳邦貴老人的徒弟曹光裕時,他透露師父身體狀態很不好,住院已有大半年,說話也很困難。昨日,陳邦貴老人的幺女婿熊先生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熊先生回憶,陳邦貴住院已有11個月,“是因為大面積的心肌梗死。住院的時候醫生說,他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但是老人的生命力很頑強,在家人的精心照顧下在病床上度過了人生的最后11個月。兒女在他最后的時間里也是輪流著在病床邊護理,床頭從來沒有離過人。住院11個月,老人是一個褥瘡都沒生。”
熊先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陳老走的時候很安詳,一點都不痛苦,心中唯一牽掛的就是川江號子。
病床上想的都是號子
“就在前一兩個禮拜,他的徒弟曹光裕去病房看他,他還在交代徒弟一定要把川江號子唱下去。”熊先生回憶,雖然老人在住院期間說話已顯得困難,而且一時清醒一時糊涂,但是每每看到徒弟曹光裕,還是會努力著把這句話講出來———一定要把川江號子唱下去!
熊先生說,老人清醒時就會交代家人,把他之前演出川江號子的資料整理好,“我們把他之前演唱的資料都刻成光盤給他看,每次在病床上放起原來他演出的錄像,他都是很激動,說這是他一生的心血。”
陳邦貴一直念念不忘他為之奮斗一生的川江號子,哪怕是在病床上,也會一個人哼哼地唱著,“之前我們也把你們寫他的報道給他看,老人說不出話,只是看了看點了點頭。”熊先生回憶。
將川江號子
刻上墓碑
“老人這一生就是把川江號子作為他的精神支柱,把傳承號子作為一生的奮斗目標,退休后還一直參加各種演出。”熊先生說,家里人一直很佩服和尊敬老人的這種執著精神,所以也按照老人生前的遺愿處理后事。
“老人明天一早就火化了,我們按照他的遺愿,在安樂堂不放哀樂,而是全部換成他生前演唱過的川江號子。在老人的墓碑上,我們也準備把川江號子的一段歌詞刻上去,以此來紀念他和他的川江號子。”熊先生說,老人的遺愿就是后事一切從簡,不舉行追悼會,只是家屬舉行一個短暫的告別儀式,但是仍然有不少川江號子的演唱者自發前來吊唁。
高亢號子
告慰老人
“昨晚,客輪總公司的領導就帶著該公司川江號子藝術團的演員來吊唁,大家還站在老人遺體旁,現場演唱川江號子。高亢渾厚的號子震撼了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也告慰了老人。”熊先生稱。
陳邦貴生前一直掛念的徒弟曹光裕,因為帶著川江號子去香港演出的緣故,沒能趕回重慶見上師父最后一面。驚聞師父過世,他用手機寫了一封最后的短信發給陳邦貴:“尊敬慈愛的師父,今悉您過世的噩耗,萬分悲痛,此時我正在香港演出,不能和您告別了,恕徒弟不孝了,川江號子我一定好好傳承,并承擔起社會責任和歷史重任。懇請師父放心吧!”
據了解,在舉行簡短的家屬告別儀式之后,陳邦貴的遺體將于今日火化。重慶晚報記者 張譯文